进厂“打工”、人机共融——解码人形机器人发展新趋势
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记者郭宇靖、打工吉宁、进厂解码机器阳娜)“手持遥控器轻推左手摇杆,人机人形人九游机器人即刻迈开双腿向前行走,共融右手遥感控制灵活转身,展新像人一样轻巧移动起来,趋势还能实现握手、打工下蹲、进厂解码机器落座等动作。人机人形人”在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共融记者尝试控制一台人形机器人,展新无需学会复杂的趋势九游操作指令,也能轻易上手。打工
“这台今年推出的进厂解码机器量产G1型机器人,价格为9.9万元人民币起,人机人形人目前已被很多实验室和企业所采购,它可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开发学习,不断精进技能。”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黄嘉玮告诉记者。
记者在现场用遥控器操作G1人形机器人。新华社记者 郭宇靖 摄
踢足球、写毛笔字、弹奏古琴、诗词对答……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技能让人眼花缭乱。在世界机器人大会召开的第十个年头,与会业内人士都有一个共识: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正助力人形机器人快速迭代变身“智慧体”,让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从应用看,传统人形机器人的“花拳绣腿”已经变为具体的应用加速落地,一些先进产品开始进厂“打工作业”,实现“人机协同”。
在此次世界机器人大会博览会上,优必选公司展示的机器人格外引人关注。今年以来,该公司人形机器人已经进入东风柳汽、吉利汽车、一汽红旗等多家车企“打工”实训,在制造业的典型场景下,向规模化应用突破。
博览会现场展示人形机器人如何进厂“打工”。新华社记者 郭宇靖 摄
“人工智能大模型极大加速了人形机器人发展进程。”优必选科技人形事业部运控算法负责人葛利刚说,目前实际训练情况来看,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工厂的效率约为人的20%,预计未来1至2年内,通过不断调优,这个数字有望提升接近100%。但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意味着综合效率将超过人。
在他看来,未来3至5年,人形机器人和人类协同工作的场景将越来越多,可以把劳动者从危险繁重恶劣的作业环境中解放出来。
不仅如此,人形机器人和人的情感交互将越来越紧密。在博览会上,具身智能机器人“天工”能够与观众对话交流,通过语音接收并响应指令,将指定物体抓取并置于指定位置。这背后是具身智能平台训练的视觉语言大模型,确保了对不同场景任务的理解能力。
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天工”。新华社记者 郭宇靖 摄
北京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具身智能技术负责人车正平说,所谓“具身智能”,可简单理解为“具有身体的智能体”,它将更好实现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交互。未来生活场景中,无论出去吃饭还是购物,人形机器人都将扮演更多角色融入人的生活,既有亲合力,又能为人类提供帮助和服务。
从“卷运动能力”到“卷实际价值”,各大厂商相互竞逐的背后,来自技术的有力支撑。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表示,人形机器人多模态大模型通过融合语音、图像文本、传感信号等多模态信息,为人形机器人的感认知和决策规划,提供了更强的理解、生成和关联能力,以及提升在复杂场景任务中的泛化能力。
除了技术和应用快速迭代,产业支撑也是人形机器人加快成长的最好例证。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永久会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全力构建从算法突破、模型研发到场景创造、产业转化的创新体系。“我们将加快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领航示范新城,到2026年底将形成万台级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规模能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孔磊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作大会主旨报告时表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创新正在驱动机器人技术和产品发生蜕变,产业链加速重塑。当前中国正在深入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推动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机器人应用深度和广度迈向更高水平。“人机共融的智能时代已经加速到来。”他说。
- ·小事不出村 大事不出乡
- ·日月谭天|总台蛇年春晚让观众感受到“世界春节”的无穷魅力
- ·中国驻清迈总领馆:将在中泰法律框架下妥善处理中国籍人员回国事宜
- ·南沙何以成为车厘子进口第一大口岸?
- ·CBA常规赛个人奖项评选出炉:胡金秋当选MVP,徐杰排名第二
- ·2025年广州海珠迎春花市热闹开启
- ·送您一个营养包,合理膳食营养齐【健康幸福过大年】
- ·张小楠摘得亚冬会中国队第二金!熊诗芮摘银
- ·雅安9人入选四川省作协2024年新发展会员
- ·产能后退10%,亩增收400元! 南雄高尺度农田建树试点初奏成果
- ·刘国梁建议取消强制参赛 孙颖莎、王楚钦等建言WTT
- ·15.5万亿元!我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
- ·雅安9人入选四川省作协2024年新发展会员
- ·2024年广州经济运行数据公布,地区生产总值超3.1万亿元
- ·刘国梁建议取消强制参赛 孙颖莎、王楚钦等建言WTT
- ·央视春晚吉祥物火了,设计团队来自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