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育新苗 精心浇灌促成长!梅州持续擦亮客家山歌“进校园·育新苗”活动品牌
近年来,春风成长持续擦亮我市文旅部门依托客家山歌传承推广,化雨活动不断丰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育新园育AG超玩会入口持续擦亮梅州客家山歌“进校园·育新苗”活动品牌。苗精梅州如今,心浇新苗越来越多中小学生都能吟唱客家山歌,灌促不断涌现出优秀的山歌山歌“新苗”。
温润土壤“育新苗”
据了解,梅州市客家山歌幼苗班已连续举办14届,品牌培养了1300多名优秀学员,春风成长持续擦亮在国内、化雨活动AG超玩会入口港澳台、育新园育东南亚等客属地区均获得广泛赞誉,苗精梅州同时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心浇新苗少年儿童踊跃报名,每届报名人数均超过400人。灌促
目前,客家山歌幼苗班分暑期班和一年制班,暑期班学员经考核后,每年筛选出40人进入一年制班,在一年制班中,将有10至15个优秀苗子能够进入梅州市少儿艺术团深造。今年山歌幼苗暑期班、一年制班培训学员共140人次,并借助重大节庆汇演等平台,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充分展示才艺的机会。
第十四届山歌幼苗培训班(暑期)结业考核汇报。(市文化馆供图)
此外,为让更多热爱客家山歌的小朋友得到学习客家山歌的机会,市文化馆从2011年起在城区开拓了梅县区新城中心小学、丽群小学等教学试点,由市文化馆培训老师、提供教材、输送教学模式,广泛培养小山歌苗子。现已举办13届培训班,培训小山歌手7000余人次。培训班和幼苗班发挥强大“造血”功能,持续为客家山歌“进校园·育新苗”特色品牌提供动力源泉。
汲取营养“润新苗”
今年,市文化馆全新推出公益性全民艺术普及新品牌“客都艺术公益课堂”,内容包括音乐、摄影、文学等,自2月底开课以来,共计举办33期,受惠人次达1600余人次。市文化馆组织开展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建设传统技艺展示暨客都艺术公益课堂暑期培训活动,开设少儿创意泥塑、少儿版画创作、少儿篆刻班、客家山歌、客家筝等课程100场,培训学员2000余人次,以上活动的成功举办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客都艺术公益课堂”《品读宋词》。(市文化馆供图)
戏曲进乡村——客家山歌剧《血色三河》现场照。(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供图)
我市文旅部门通过外出演出、内部比赛、教学采风活动、观摩演出、到文化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访问等方式,让“新苗”在体验中感知优秀客家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不断激发未成年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立足实践“壮新苗”
从刚开始的害羞胆怯转变到舞台上熠熠生辉,众多“新苗”不断在多样化、高品质的平台中得到实践历练,最终用亮眼的舞台表现展示着他们一路的成长蜕变。
梅州市文化馆“客都艺术公益课堂”暑期培训成果文艺展演。(市文化馆供图)
戏曲进校园——客家山歌剧《初心》。(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供图)
成绩的背后,是我市坚持“先示范、后推广、再普及”原则,推进客家山歌“进校园·育新苗”共同努力的结果。通过采取试点学校培训等方式,先后深入市艺术学校、东山中学、化育小学等12所学校开展客家山歌、客家山歌剧培训和演出。截至目前,累计共开展了230次客家山歌和山歌剧授课、示范表演,参与人数达1.41万人次。
“强国复兴有我”系列活动暨“相约周六”展演——山歌小戏《二梅看郎》。(市客家山歌传承保护中心供图)
内部“造血”、外部“输血”为客家山歌“进校园·育新苗”活动品牌增添了发展“双翼”。我市文旅部门通过剧场展演、“非遗进社区”等方式持续开展线上惠民展播和线下惠民展演,截至目前,已累计演出190余场,受惠观众累计超161.3万人次。
编辑:黄炜明
审核:张英昊
-
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推动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广东电子居住证正式启用!申领方法看这里→中铁六局梅龙高铁项目部按下“静音键”,暖心助力高考!雷暴、短时大风、短时强降水...梅江区强对流天气即将“到货”!广东6人上榜!中央政法委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前4月梅州外贸进出口同比下降0.2%,出口橡胶轮胎同比增长46.3%第三期“文学客家”大讲坛来啦!著名诗人杨克讲授《古今诗歌的异同与新时代诗歌写作》直播“带”法释民惑!省党代表李娜回到工作岗位后,这样谈感想、说期盼...缅甸地震破坏力缘何巨大?实皆断裂带犹如“火药桶”党代表回基层丨回到技术研发一线!党代表钟孟捷传达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激发团队奋进力量
- ·广东哪些城市空气质量较好?生态环境部公布2月数据→
- ·“落水”,你被淋到了吗?过去3小时兴宁石马录得梅州最大雨量
- ·即日起,梅州全市殡葬服务机构有序开放现场祭扫活动!
- ·9日下午对阵沧州雄狮!梅州客家将全力争胜
- ·3月2日将上演金星伴月 这幕高颜值“星月童话”别错过
- ·走进职教“春天里”!梅州各职校创新办学模式培养技能型人才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康飞宇一行到梅州日报社参观交流
- ·粤东潮客文化历史探访研究通俗著作!《一江潮客情:潮汕与客家历史文化访思录》出版
- ·涡虫“上天”!中国空间站再迎新生命体
- ·近期降雨频繁,“龙舟水”防御工作须加强!端午假期天气是这样的...
- ·一通通感谢电话的背后,是汕梅高速路上的一抹抹“暖心蓝”
- ·孩子们,游泳battle一下?
- ·广东红树林呵护再增强,2026年尾前实现高水平呵护
- ·梅州日报社新媒体作品入选央视新闻客户端!来看95后小编“一顿猛操作”→
- ·一招一式传承“武侠梦”!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兴宁李家教拳的“武林传奇”来看看→
- ·守住养老钱,幸福享晚年
- ·深圳市体育中心焕新归来!深圳新鹏城上演赛季主场首秀
- ·雷暴、短时大风、短时强降水...梅江区强对流天气即将“到货”!
- ·远离“视力小偷”!梅州市第二届中小学爱眼文化节活动启动
- ·“端午”假期将至!梅河高速出行指引看这里→
- ·水产分拣加工中间启动试产,南沙建树“蓝色粮仓”迈入新阶段
- ·客籍名家书画作品展暨红天下名家书画展示交流中心揭幕仪式在梅州举行
- ·梅州税务之窗丨企业“趴在账上”的钱变活了!近1400万元退税“暖阳”沐港企,平远废弃矿山换新装
- ·政策利好、选择多样化...梅州新能源汽车注册同比增长约80%!
- ·全球人才奔赴中山,共赴“春天之约”
- ·考生、家长必看!高考期间,梅州天气情况是...